第七十四章 有米常青(2 / 3)

所以在市面上,你或许根本就找不到这种米的消息,常人就连买都找不到渠道。你甚至可能连听都没听说过。

但是,虽然有这一层的因素制约,但并不意味着这种米就不好卖,卖不出价。

正好相反,有这种东西在手里,不单单利润可观,更能够培养人脉,再往普通生意上开拓,甚至阻力都要小很多。

刘家把持着这种常青米的米种、种植秘方、养地秘术,几乎将所有常青米的产出都垄断了,正是靠着这手独门绝活,他们才能在短短几十年间从一个不文一名的普通中产家庭,变成了现在的一方巨富。

而且,和普通那种几十亿体量的一般富豪不同,这刘家的关系更加的盘根错节,七扭八拐的,跟很多潜伏在水底之下的练武世家、地方大族、寺庙道观、方方面面的麻烦人物都能扯得上关系,一般人面对这个庞然大物,说不得还真的礼让三分呢。

不过司马牧龙当然不怵这个,他不光不怵这个家族不说,还在暗地里打着他的注意呢!

因为通过对这刘家资料的研究,司马牧龙发现了一个奇怪的地方。

那就是,曾经几十年前,常青米这个产业,刘家只不过是个后起之秀,但是通过几十年的经营发展,现在,这门产业差不多就只剩下刘家一个上规模的经营者了。

其他的,都已经零零散散得不成气候了。

是刘家格外得经营有道吗?

那得看你怎么看了。

就在几十年前,刘涛的爷爷入赘刘家,带来了常青米的种子,以及种植技术。

当时的刘家,靠着这门特殊技术和资源,很快的富了起来,但是,因为他们技术不行,在这个行当里,却几乎是赚得最少的一家了。

如此惨淡经营了十多年,刘家抓在手里的流转田亩不少,但是常青米这个真正的根子,却始终没有什么起色。

后来也就是忽然有一天,新米上市的时候到了,刘家常青米的品质,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,超过了曾经在这一行里技术最好的豫州张家不说,就连产量,也大幅度的提高,一跃成为了这个领域里的霸主。

而且更加离奇的是,就那几年时间里面,刘家也不知道是发的什么鸿运,据说居然接连找到了几十上百亩适合种植常青米的风水宝地,产量一下子就上去了。

当然,具体这些密地都在哪里,那就人言人殊,没个准信了,这倒也正常。

毕竟,类似做这行买卖的,地是核心要素之一,没有谁会把这个平白泄露出去的。

接下来就是商场里的惯用伎俩了。

要知道常青米这个东西,好归好,可是它的种植成本那也是很高的,你卖的价钱低了,根本就收不回本的。

一年收不回本还能撑着,两年也还能挺着,时间长了可就谁也吃受不住了啊。

像往年的话,这种米它的常规售价也是一斤一千多块,要是精品米的话,要到一斤一万的话,也不是什么难事,这样利润当然大了。

刘家给顺势来了个大倾销。

他给市面上所有种植长青米的经营者那儿,都给派了个专人过去盯着,一看到有靠谱的买家上门,就来个毛遂自荐,不单单把客户抢走了,还拉低了产品的售价,把那几家种户给坑的是直道吃不消。

这样的伎俩一连玩了十来年,市面上曾经的常青米种植大户都彻底的消停了,就连家里的密田都维持不下来,有的彻底的荒废了下来,有些干脆转手让给了刘家。

别家都消停了,唯独刘家独享了这块市场,一面构筑起了坚实硬扎的关系网,一面重新大幅度拉高了常青米的售价,再借着盘根错节的关系扬帆出海,区区一二十年的时间,现在已经是一方不可小觑的豪门了。

别人都道刘家之所以能够起来,是靠的运气,以及他家绝不外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