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十一章 欧洲取经(2 / 3)

造车 榕之子 3483 字 2020-06-10

录管理,没有进入目录的企业不允许生产汽车,也不能上牌上路行驶。

华夏厂想进入汽车领域,肯定得绕过目录,极大可能像摩托车一样兼并目录上的汽车企业,为此韩皓还得慢慢谋划。

现在,他的重心还得放在摩托车领域上,毕竟在摩托车领域,华夏厂也属于后来者,根基很浅。

虽然在铃木公司没有得到想要的答案,但至少跟铃木方面有了交流,如果今后需要合作也铺设了基础。

坐在飞机上,看着下方日A本的都市群越来越小,韩皓感觉日方能从二战后以战败国身份重建家园,成为世界经济第二强国,值得我们中国人学习他们的地方很多。

华夏厂考察团的第二站将直飞意大利,那里也拥有许多摩托车世界知名品牌,如杜卡迪、比亚乔等。其中比亚乔旗下的Vespa品牌应该被最多中国人熟知,因为风靡世界的经典爱情片《罗马假日》中美丽的女主角赫本在影片中游览时乘坐的就是Vespa125踏板车。

跟日A本四大品牌在球摩托车民用市场攻城拔寨比起来,欧洲的摩托车厂商步步退却只好固守高端市场,在中低端市场丢盔弃甲。因为跟便宜、美观、耐用的日A本车比起来,欧洲生产的摩托车竞争力实在不高。除了BMW、杜卡迪在高端市场有一定市场份额外,其他厂商日子都不好过。

比亚乔在1993年在南粤省跟一家中国厂商佛斯弟合作建厂,由于水土不服,生产出来的产品并未有太大影响力。但它至少对中国市场有一定了解,所以接到华夏厂的咨询后很高兴欢迎其来访,并对合作研发车型一事很感兴趣。这也是为何韩皓在日A本吃了闭门羹,心里却并未太过在意。

敌人的敌人是朋友,日A本人不卖,意大利人卖,因为他们的日子实在不好过。

跟日A本现代化大都市比起来,意大利保留许多了文艺复兴面貌的建筑,许多建筑都有上百年的历史,去工业化明显。工厂们都转移到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,只为降低成本参与世界范围的竞争。

比亚乔公司属于家族企业,公司经营一直掌控在比亚乔家族手中,现任掌门人比亚乔四世。在他的带领下,比亚乔中规中矩,面对日A本人的进攻,他拿不出太多的办法应对。

现在中国市场已经成为世界上摩托车最大的市场,年销量超过500万台,远远超过了欧洲市场。意大利摩托车产量占据欧洲的一半以上,但市场却在不断萎缩。

面对华夏厂的来访,比亚乔公司希望能跟华夏厂进一步合作,在中国市场有所作为。欧洲的产品不合适中国人的审美,踏板车显得娇小玲珑,不符合中国人大气宽敞的观念。因此,韩皓并不想跟比亚乔建立合资公司生产其产品,只希望能引入摩托车设计研发的设备和流程。

比亚乔在中国的工厂投资巨大,30万辆整车和30万台发动机,一投产就陷入亏损当中,产品滞销卖得很不好。价格太贵,油耗太高,车型不接地气,成为阻碍其在中国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。

中国工厂的亏损让比亚乔四世寝食难安,在中国投资是在一手力推的大举动。没想到搭上中国这艘飞速发展的大船,比亚乔几乎成为唯一亏损的外资品牌。看到日资品牌在中国大赚特赚,比亚乔四世的内心苦涩无法言语。现在华夏厂找上门,就算只寻求技术合作,他也会尽量答应,只要中国人能给钱,技术都可以卖。只求能在中国回收一些投资,年底在董事会能有所交代,家族里面已经有股东要求卖掉企业套现,因为公司利润逐年锐减。

“我们希望先进行设计开发方面的合作,针对中国市场设计出专门的产品。要是完照搬欧洲的产品到中国,容易水土不服。我了解到你们公司已经在中国投资建厂,如果我们研发的产品成功对你们在中国公司也会有所启示。而且研发的风险基本部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