闲人。那日驸马园中的名士夜宴,的确不会再有了。
当公主告诉小苹,将把她送到晏几道家中时,小苹喜出望外,连连拜谢,又哭又笑,惹得公主也落了泪。小苹大惊,忙问公主为何不乐,公主拭去泪痕微笑道“我不是难过,是在为你高兴呢。”
随后她又与我商量,说看得出崔白与嘉庆子彼此都有好感,不如撮合他们,让嘉庆子嫁与崔白为妻。我也认为这是个好主意,遂前去拜访崔白,向他透露了公主的意思。
崔白承认嘉庆子确实给他留下了很好的印象“起初留意到她,是因为她代公主饮酒,那满面红晕的样子很像当年的董姑娘,何况她面泛桃花也跟董姑娘一样,是源于那么单纯善良的动机。后来听她论我的画作更令我意外,她没有特意学过绘画,却能看懂我的作品,世间所谓的知音,也不过如此罢。”
他正式请了媒人前往公主宅向嘉庆子提亲,公主立即答应,又找人合了他们的八字,以决定他们的婚期。
测字结果是十一月中有一个大吉大利的日子,若错过此日,这样的黄道吉日就要等到次年四月才有了。
四月。听到这个月份我与崔白都有些不自在。当年若非决定等到四月天子圣节,也许崔白早就娶了秋和了罢?
未免又夜长梦多,我建议公主将嘉庆子的婚期定在十一月。当然我没向她细说原因,只称崔白与嘉庆子年龄都不小了,国朝男子三十、女子二十仍未婚便属婚姻失时,他们各自都超了几岁,过了年又长一岁,说出去不太好听。
公主也同意,只是颇有些惆怅“这么快……那么,她只能陪我一个月了,我身边的人又少了一个……”
我没有接话。她勉强笑笑,握住我一只手“幸好,你还在我身边,是不会离开我的。”
我心里有冰裂般的疼痛,但还是维持着微笑,跟她提起别的事,然后在她分神之时,让手不着痕迹地从她手中滑出。
嘉庆子仍属宫中内人,婚嫁之事须报至宫中申请后才可行。自然不会有人拂公主之意,嘉庆子的婚事很快得到批准,但这婚事定得很仓促,离婚期又只有一月,苗贤妃大感意外,召我回宫,细问我崔白身家背景。我一一说明后她才放心,道“嘉庆子也是我看着长大的,跟我半个女儿一样,这次出嫁我不会亏待她,也会给她备一份嫁妆,不比给韵果儿的差。”随后便唤来王务滋,命他取来阁中账本及财物清单,要自己选些添进嘉庆子的嫁妆里去。
她一边选着,一边问我崔白性情喜好,以此决定备什么礼物。就在我们闲聊之际,却听门外宦者传报,说董贵人来阁中了。
我们都出门相迎。秋和气色仍不好,单薄得像个纸糊的人儿,走起路来也步履飘浮。苗贤妃一见秋和便双手挽住,嗔怪道“妹妹脸色还是这么苍白,怎不留在阁中好生将养?若要与我说话,派个人来叫我过去便是,何须劳动大驾亲自过来!”
秋和微笑道“我现在好些了,想自己走动走动。天天躺在床上,闷都闷死了。”
苗贤妃作势掩她的口,一迭声道“呸呸呸!好端端的,别说那样不吉利的字眼!”
秋和只是笑,看见我,又很高兴地与我寒暄,并问公主近况。
待进到厅中坐下,她看见苗贤妃适才没有收起的账本,便笑问苗贤妃为何自己算账,苗贤妃便提起了嘉庆子要出嫁之事。我暗暗叫苦,很担心会引出崔白的名字,而事实也的确这样顺势发展了。
秋和问嘉庆子未来的夫君是什么人,苗贤妃立即回答“是个京中有名的画师,濠梁人,虽然比嘉庆子大了十几岁,但人据说还不错,模样性情都挺好,画得一手好花鸟,如今也有些身家了……”
秋和的笑意开始滞涩。默默听了许久后,她终于问苗贤妃“这位画师的名字是什么?”
“崔白。”苗贤妃回答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