声压低了的吆喝“喂!同学!”
“《方言》的名,还有编纂人是谁啊?”
这?邵年时抬起头来用眼角飞快的扫了一下坐在讲台上的老先生。
却发现这丙班的监考秩序比他想象中的还要松。
帮还是不帮?
邵年时一忧郁的时候,就看到斜前方的两位学生竟是将试卷完调换了过来。
这未免也太过于明目张胆了吧?
邵年时一愣,手肘却将放置在一旁的英雄牌钢笔给碰到了地上。
就在他弯腰将钢笔捡起来的瞬间,也不看后面坐着的是谁,他就将这道题的正确的答案给复述了出来。
“《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》编纂人为杨雄,是汉代训诂学一部重要的工具书。”
说完这句话,邵年时的钢笔也捡了起来,他也再一次的坐的笔直,颇有些目不斜视的好学生的模样了。
只是他那竖起来的耳朵还是暴露了他的紧张。
他听着身后的课桌上响起来了一阵沙沙作响的书写声,不过多一阵,原还是那个声音就对他说了一句“多谢了啊!兄弟!”
这声音中带着点喜悦,感染的邵年时也松了口气。
自此之后,那后面的人也没多加打搅,直至坐在讲台上的先生瞧着手中的怀表,看着时辰到了,将试卷统一收走了之后,邵年时的背后才又被人手指捅了一下。
“喂!瞧着眼生啊!”
邵年时歪了一下头,就将身子转了过去。
一入眼的,竟是眉清目秀梳着中分头很是有几分新派青年味道的学生。
这根邵年时初次的想象不同,只瞧着那一双略带风骚的鞋子,邵年时还以为他身后的人应该是一位更加浪荡的公子哥才是。
大概是邵年时打量的眼神太过于直白,瞧得这位同学忍不住的笑了。
而这位同学笑起来还特别的具有感染力,他不同于邵年时身上的那种峥嵘嶙峋,反倒是带着艺术青年的浪漫与纯真。
真瞧不出来这种气质的人怎会搭配如此风格的鞋子。
而这位问他问题的学生,接下来所说的话,却让邵年时更加的难以判断了。
因为瞧着既具有浪漫主义风格,长相又是那般清秀俊雅的同学,一开口,竟然是一口的潍城方言。
这……莫名的就淳朴了三分啊。
引得同样淳朴的邵年时一下子就心生好感,总觉得两个人在心灵上有了莫名的契合。
“同学,多谢了哈。”
“我这一紧张,脑子就一片空白嘞,若不是你提示一句,我怕我大半的卷子都要写不出来的。”
“主要是我在潍城所学的知识点,还需要时间来衔接嘞。”
“总之,多谢多谢啦。”
听到这里邵年时就奇怪了,他问到“你也是社会生?”
这少年却是摇摇头,否了邵年时的猜测“不,我是转学生,只不过才从聊城转来半个月罢了。”
“学籍刚才落下,学校的升等考试就来了。”
“我以前一次考试都不曾在新中学里边考过,这第一次真是两眼一抹黑呢。”
好吧,难怪急成那样。
邵年时只觉得好笑,接起话茬又问了一句“那经过我那一道题目的提示,你后面的试题做的如何呢?”
大概是说到了自己的长项,这位瞧着跟自己差不多大的少年人就开心的笑了“答出来了十之。”
“都是早已经通读的知识了。”
这位的学识看样是真的不错了。
哪怕是为了今后的求学,他也要多多结交一下这种学识扎实之人。
想到这里的邵年时就笑着问到“看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