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十三章 以栽赃嫁祸导致天变(2 / 3)

大臣的窃窃私语。

“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!”大臣们一凛,立刻整袖跪拜,恭敬地叩拜下去。

随着宫女的曼妙的轻步而过来,皇帝的锦绣龙袍,那气势磅礴的龙逼视着你,睁不开眼睛。

“诸位爱卿平身。”

三公六部诸位大臣将紧要的政事给提了上来,众人进行了一番的商讨,将一些政事确定了下来,又有一些政事是没有确定的,还待后文。

掌事的太监见日头也不早了,也脸色尖的看出来皇帝也有些困倦了。况且各位大臣似乎也没有需要再禀告的。

于是又提着嗓子唱道“有事起奏,无事退朝。”

这时各位大臣露出来了犹疑的神色,又纷纷开始了交头接耳,余光不断地在洛云瑶身上不好的目光,又小心翼翼的大量皇帝的神色。

本来是疲倦的皇帝也瞧出来端倪了,微微前倾身体,做出好奇的神色“爱卿们可是有什么事还隐而不谈?朕好奇地紧呢。”

皇帝这样子确实是亲昵模样了。这个坐在高位的位置的人,准确的掌握了怎样统治人心的法子。皇帝这样子确实是把那些还犹疑着大臣给制度了。

不知道是谁恭敬的也带着玩笑的给皇帝报告了“臣等听了一些谣言,嗯,有关于洛尚书的。这本来是子虚乌有的事,臣等不敢妄言。但是陛下这样。臣等真是不知当讲不当讲了。”

洛云瑶微微一掀开了眼皮,神色淡雅的,没有丝毫的改变的,她恭敬的出列然后对着皇帝跪下,确实安静的没有说话。不像是被这大臣的话,或者是大臣话里面的深机有什么触动,或者害怕。她就像是在出神,突然听到有人叫到了自己的名字,还没明白过来发生了什么,但是又似乎对于再清楚不过如今发生了什么事情,但是她泰然处之,不为所动。

不知道是不是洛云瑶这样子激怒了某些人,或者是她本来最近风头正盛已经触了很多人的不快。如今出现了这样的事,不来添油加醋实在是对不起他们这些日子心里的憋屈。

墙倒众人推。

只听得一个激昂的声音气愤道“李大人真真是太仁慈了。虽然是少年郎。但是犯了王法自然都是一律同罪的。”

在皇帝微微挑眉的感兴趣神色之下,那人举芴板对着天子行礼,复又继续道“启禀陛下,进来流传关于洛尚书杀死一丫鬟之事,不,不是流传而是事实了吧,毕竟丫鬟的尸体还没瞑目。”

那人越说越激昂,越说越觉得大快人心,于是继续道“臣来上朝的时候已经听闻,那丫鬟的孤苦伶仃老父老母已经在告状鼓处候了一晚上了,还带着两个还有牙齿还没长全的幼童呢。此情此景,臣还未见,可是光是想想就心痛难忍啊。”

那人又担心他自己说得太过于夸张,没有说服力,反倒是让皇帝觉得他浮夸,便打算将情景宣扬得更凄凉“凉风成露的天气啊,雾蒙蒙的晚上,湿气重,凉意深。一双老夫妇,一对小儿童,失去了家中唯一的支柱?虽然他们守在告状鼓处,可是谁又能想明白,他们以后能够何处何从?”

说毕,跪拜,虚虚鞠了一把不存在的眼泪,慷慨激昂厉声道“微臣斗胆,还请陛下为这无辜枉死的丫鬟讨一个公道,为那可怜的老人家和幼童一个交代!”

人心都是容易煽动,况且还是大家一直议论纷纷的事情了若指掌的事情。

大臣们纷纷跪拜“陛下圣明!请还无辜枉死的丫鬟一个公道,请给孤苦无依的老人小孩一个交代!”

便览整个朝堂之上,还只是稀稀拉拉的站着几个人。连坚定站着的杜润生也在父亲目光的逼视之下,不甘不愿地跪拜了下去。

洛云瑶还是笔直地跪着,对于那大臣的话不表看法,对于众臣的附和没有神色的变化。她的神色是淡淡的恭谨,如果说真的